近年来,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不断推广和应用,BIM技术在桥梁模板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,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,使得桥梁模板设计、施工和运营维护变得更加高效、便捷和可靠。建立了一种基于参数化族地快速建模方法,提高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水平。通过编程语言完善BIM模型,自动绘制结构钢筋图及数量统计表,一定程度提高设计效率。采用BIM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桥梁模板结构设计优化,对一座有病害损伤的桥梁模板进行了建模分析。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模板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包括:桥梁模板BIM建模与正向设计、三维可视化交底、有限元软件交互、施工过程模拟、数字化监测和运维等。其中,参数化设计、构件关联性设计、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设计是BIM建模与桥梁模板正向设计的主要特征。但由于桥梁模板工程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,逐一建模方式存在模型利用率低、建模工作量大、信息传递效率低等问题,传统建模方法难以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功能和信息集成优势,同时现有的模型资源也未能得到有效运用,成为铁路桥梁模板行业待解决的问题。 为此,对桥梁模板BIM建模技术开展研究,提出参数化“模板驱动”建模方法。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,对桥梁模板参数化设计、构件关联性设计、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,并通过“模板驱动”的建模方法,对常规及特殊环境下的桥梁模板BIM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应用研究,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模板工程中应用提供重要参考。 元件是构成构件的最小单元,任何复杂的模型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元件组合而成。一般的元构件包含矩形、圆形、三角形、多边形等拉伸或放样形成的不可再分解的基本构件。几何体参数化建模中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参数定义、约束条件、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。 (1)参数定义 参数定义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设计需求。这些参数可以是几何尺寸(如长度、宽度、高度)、属性信息(如材料类型、颜色、纹理)以及坐标位置(如构件的平面位置、立面位置、高程信息)等。 (2)约束条件 参数变量在设计时,都需要考虑一系列必须满足的限制条件,这些条件被称为约束条件。约束条件包括物理约束(如强度、刚度要求)、几何约束(如尺寸限制)、联动约束(如位置要求)等。 (3)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,简而言之,是指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联。这些关系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结合、相互影响,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。 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形成部件,通过部件及元件的依赖关系可建立构件,构件与构件之间建立约束关系可形成最终的组件。在设计和构建复杂组件时,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,分析和定义元件、部件、构件及组件在不同场景下的逻辑关系。http://www.zbtaixing.com |